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China Composites Expo
扫描二维码
资讯天天发
您的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行业分析

产业对接 亮点纷呈 共话品牌力量
来源:中国建材报记者  2015-09-15 09:19:10
本文阅读次数:6952

文章关键词: 中国复材展 新闻稿

原文:http://www.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php?show=detail&c_id=12&news_id=2007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侧记


  今年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CCEXPO)开展时间,适逢万众睹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由于CCEXPO早已成为业界公认的国际化专业大展,因此展位均被企业在参加上一年度展会时预订一空,下届展会的时间也是上年定好、难以更改的。原本还在为偶遇阅兵式的此届展会热度忐忑的CCEXPO展会主办方,感受到了开幕式当天超高的人气指数。有些展位提前备下了超大液晶显示屏。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时,当军乐奏响,展会现场共同观看阅兵式的人们高唱国歌,爱国之情迅速被点燃,现场气氛活跃,大家难以抑制兴奋之情,各抒己见,看到祖国如此强大,由衷的感到激动、震撼、自豪、骄傲。
  展会一向被喻为行业发展风向标。目前复合材料行业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节点上。国内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能源紧缺等问题凸显,复合材料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高原期”反应待解。利好的因素是,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的调整,资源环境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巨大的创新动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革新蓄势待发。经过多年的充分竞争,未来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趋向以高性能、高智能、高端开发为主,产品开发将更加多元化,而行业也将迎来一个求知求新的时代。
  JEC集团销售总监Christian Strassburger的观点是,自动化处理和热塑性树脂将是复合材料行业未来的创新趋势;未来,复合材料将是材料业和制造业创新驱动的市场,亚洲复合材料市场应加强在自动化、高新技术方面的投入;复合材料行业将在流程、自动铺带、大型基础结构、多功能结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智能改变产业格局

  人间正道是沧桑,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的。从此届国际复材展可以看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复合材料行业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化、精细化越来越成为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个性化定制、系统解决方案,这些正在变成现实。
绿色、智能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达成了共识。环保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少排放多少废水、废气、废渣,更主要的是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环境友好。业内诸多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料选择、生产过程,到产品的使用及产品回收利用,已经可以做到全过程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有迹象表明,在力求低碳环保的同时,智能化正在改变复合材料产业格局,这种微妙的变化可以从参加本届展会的企业中窥得一二。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玻纤制品供应商,泰山玻纤在智能制造创新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的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泰山玻纤“玻璃纤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全国首批入选项目,也是玻纤行业唯一首批入选的示范项目。
  泰山玻纤董事长唐志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全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玻纤生产工艺流程高度融合。新建成的年产16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集成应用了DCS系统、配合料及浸润剂自动配制系统、物流自动输送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模块,配置了AGV自动导航车、助力机械手、全自动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装备,基本实现了“物流机械化、设备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的目标。较老生产线相比,新项目人均产能提高一倍以上,人工数量减少1/3,能耗降低30%,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公司还实施了基于SAP平台的ERP系统。目前已基本实现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生产运行、采购仓库、销售管理等业务流程的一体化集成,同时与立体库系统、条码系统、MIS系统对接,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下一步泰山玻纤将继续深化实施SAP推进工作,不断完善企业软硬件设施,逐步建成数字化智慧工厂,借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实现玻纤“智能制造”方面的新跨越。

  长海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无纺玻纤制品综合生产企业之一。在日前发布的江苏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名单中,长海股份的“特种玻璃纤维智能生产车间”位列其中。公司董事长杨国文向记者介绍,示范智能车间认定标准十分严格,从车间的智能化装备、生产系统集成程度、生产环节数据采集传输、制造装备信息互联,到生产过程在线监控、产品质量实时监测、故障自动诊断分析、生产物流智能配送和车间环境智能监测,均要经过专家评审和现场全面核查。杨国文兴奋地说道, CCTV-2《中国财经报道》栏目2015年5月23日播出了对长海股份智能化生产设备系统的采访报道。
  在已有玻纤制品及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长海股份近年陆续推出电子薄毡、连续长丝毡、PE隔板、装饰板材等新品。杨国文说,今年上半年玻纤行业景气度有所提升,公司的玻纤纱、短切毡等产品供不应求,由此应势新增了两条短切毡生产线,对一条薄毡线进行了改扩建,加大了产能投放,今年短切毡产能约7万吨。长海将进一步更新装备、提高质量,扩大核心业务生产规模,结合市场需求及公司产品特点,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完善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重点研发玻璃纤维复合防火层压板、新型真空保温板用玻璃纤维薄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玻纤复合隔板等。公司还将募资不超过8亿元的资金,用于投资年产5.5万吨无硼无氟环保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对原年产 70000 吨E-CH 玻璃纤维生产线进行设备改造,增加1.5万吨产能;投建年产 7200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线,将年产各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共约7200吨(LFT复合片材6000吨、LFT阻燃复合板材1200吨);投资4万吨/年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技改项目。

  连年参展的福建海源此次带来了他们的新一代复合材料全自动液压机。欧洲PERSICO公司转让的先进的动态瞬间四角调平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成型面不对称造成的偏载和大平面薄形制品厚度偏差等技术难题;全力制力形成时间快速,0.5秒钟以内即可达到全压。海源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司主推的LFT-D直接在线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成套生产线,可在线调整材料组成,且实现连续化生产;玻纤长度可调,可应对多种类零部件生产;纤维长度分布均匀,特别是复杂零部件;优化设计的整线技术,降低了输送螺杆磨损;全过程一次加热,提高了制品强度;且废料回收更加容易,生产出的制品主要用于前端框架、仪表盘骨架、防撞梁、底护板、备胎仓、座椅骨架、电池盒等汽车零部件装备,以及快装组合式复合材料模板。有分析认为,国内现阶段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大规模生产成套装备技术仍处于空白,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快速大批量生产的瓶颈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海源机械公司称,目前,其碳纤维汽车项目在稳步推进中,公司“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线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有效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高端装备需求。

  主营为碳纤维、凯夫拉和轻质合金等先进材料配套开发特殊加工设备的意大利倍珞帝机床公司的宣传主语是:为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和复合材料工业提供智能化、低成本的加工解决方案。公司市场营销相关人员说,我们在保证最好加工精度的同时,也力争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工中心具备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产品范围保证,可满足各行业客户的不同要求。目前航空、航天领域众多公司已经采用我们的加工中心来处理轻质合金、夹芯板以及复合材料部件及产品。

  法国迪美高迈博液压公司专注于复合材料热压成型设备。据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其热压成型设备在设定工序与参数上有极大的灵活性,可调节速度、压力、候料、加热等参数;适合于RTM、SMC、热冲等热压工序的所有材料;模具或底座加热可以通过电或热油;操作界面友好,参数便于调整或设定,以达到精密的公差。在航空航天、高铁、汽车、风电等复合材料相关的许多领域,公司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应用经验。

  经纬科技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工、体育器材、汽车部件、风电能源、化工设计、船舶游艇、建筑等领域开发的复合材料裁切设备,引得不少专业观众驻足。4轴高速运动控制系统,一机多用,可更换不同工具头,以实现不同材料的切割;LCD触摸屏,高灵敏度防撞装置,创新性滚动式平台设计;全自动送料、收料。

  玻纤技术加速“迭代”
  行业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玻纤制造企业凭借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持续的产品质量提升,抢占了大量的海外市场。由于国内玻纤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国外传统玻纤企业近5年来已基本无新增产能。中国的玻纤产能在近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5%,而同期全球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70%,国内玻纤产能已超过全球玻纤总产能的50%以上。以大型池窑设计及建造、纯氧燃烧、全自动物流输送、新型玻璃配方、大漏板加工、废丝回用等为代表的领先技术将在全球玻纤工业逐渐普及,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将有助于增强玻纤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玻璃纤维替代其他传统材料的优势。此外,具备高强、高模、低介电、耐高温、绝缘及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功能性玻纤将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这势必使玻璃纤维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新型汽车、新能源、造船、飞机、高速铁路与公路、防腐、环保等领域,成为玻纤工业的新增长点。
  对于制造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产品。此届展会中,中外知名玻纤厂商纷纷亮出了各自的“达摩剑”。

  欧文斯科宁主推两大产品:一款是有助于陆上低风区和海上风力涡轮机实现高性能设计,生产出更长、更轻叶片的粗纱;一款为使用传统浸润或树脂浸透工艺,用于制造拉挤结构型材、扶梯、格栅等多种系统的直接纱。

  中国巨石乃行业巨无霸,占全国玻纤市场份额比例将近40%,占全球玻纤市场份额比例超过20%。无论是已经坐稳的全球最大玻纤产能规模企业的霸主地位,还是正在将触角延伸至全球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无不是产品驱动角逐出的竞争力。今年上半年中国巨石产品量价齐增,表现亮眼,玻纤及制品收入同比增长约24.1%。巨石此次重磅来袭的产品是:一种玻纤涂覆PET/PP树脂而成的高性能预浸料,可直接用来成型PET/PP树脂复合材料,不需添加额外的树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体育器材、新能源等。这种稳定的热塑性浸料,自身浸渍优良,可回收,玻纤含量高。另一款主打产品为E7高模量、高强度玻纤,其强度、模量、软化温度分别比普通无碱玻纤提高30%、23%、80℃,适用于对机械性能要求更高的大功率风力叶片、高压容器、拉挤型材等复合材料领域。
  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球玻璃纤维市场持续向好,公司产品的销量、价格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库存结构进一步优化。未来公司将通过自主创新等手段,不断提高中高端产品比例等举措,为利润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巨石作为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企业,并已被列入首批国企改革试点企业名单,将借助“混改”机遇,积极布局“一带一路”市场,加快埃及年产20万吨玻纤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和巨石成都生产基地的扩产升级,既剑指欧洲兼顾中东,又通过新疆辐射中亚。摒弃“以国内资源供应国外市场”的老路,将国外的人才、技术、能源等资源为“我”所用,继续探索在北美、拉美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的可能性,通过玻纤行销全球化布局,直销统一物流商业模式,从“以内供外”转向“以外供外”的盈利模式,实现“两头在外”的玻纤生产战略性布局,探索一条“工厂在海外,收益在家乡,资源用境外,回报在国内”的跨国企业发展之路,成为全球玻纤工业的领导者。

  此次泰山玻纤力推的是轻质箱板用PP纤维复合纱、S-1高强纤维、AR耐碱纤维,以及LFT复合织物、多轴向织物。展会上,泰山玻纤董事长唐志尧特意向记者着重介绍了一款用公司最新开发的玻纤纱制成的光伏电池板用复合材料边框。该复合材料边框系泰山玻纤与杭州福膜新材料公司合作开发。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用边框均为铝合金材料,但由于铝合金材料的导电性,长期在室外使用,特别是雷击时可能会产生涡流,从而带来安全隐患。铝合金不耐酸雾、盐雾腐蚀,特别当组件在海边应用时,带来很大风险。由于铝合金材料的导电性,PID电势诱导衰减现象非常突出,这种现象会降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功率,甚至全部失效。铝合金材料制备本身有一般电解句号步骤,会消耗大量的电能,这对化石能源本身就是浪费。而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边框在性能上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对电子产品后期性能衰减也有很大帮助。记者注意到,该产品让不少参观者眼前一亮,驻足攀谈。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求也推出了多款亮点新产:针对市场减重、耐疲劳性能应用需求,可满足更加严苛设计要求的改进型高强度、高模量TM+玻璃纤维,在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能上有明显提升,同时兼具抗冲击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大型风电叶片、大型型材、军用防弹板、高压管道、体育用品、游艇等复合材料领域。
  由连续的玻璃纤维长丝和热塑性长丝经过特殊工艺混合而成的双组份纱线,可以理解为一种沿着纤维方向预先混合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预浸料。后续通过复合材料工艺的热压力,就可以使该纱线及其纺织品重新成型加工成高性能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拥有自身可回收、高玻璃纤维含量、高机械性能、耐冲击性好等特点。其最终的复合材料制品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工业消费品等领域。
  采用ECT玻璃和特殊偶联剂生产的一款SMC无捻粗纱,具有优越的耐热、耐水、耐酸碱腐蚀性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品,表面处理剂中不含增塑剂成分,并具有更低的VOC挥发量,尤其适合于生产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内饰部件、家居装饰材料。
  另一款针对PP片材工艺专门开发的产品,采用特殊的浸润剂进行表面处理,由符合REACH要求的高色泽玻璃生产而成;与PP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产品耐磨性好,使用工艺性优异,易单丝化;产品与PP树脂结合后机械性能优异,可替代钢板,运用于有降低车重要求的汽车集装箱等领域。
  今年,重庆国际还新推出了一类彩色纤维,是一类通过革新工艺加工、具有时尚色彩的玻纤纺织品,凭借其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和清晰的立体纹路,适用于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时尚穿戴品、旅行箱包、汽车内饰等领域,此类彩色增强材料与普通染色玻纤布相比,颜色均匀,批次之间无差异,与树脂结合后不脱色,上胶后颜色鲜亮;与电镀布比,生产过程环保,用于手机后盖时无信号屏蔽;与碳纤比,无信号屏蔽,可选颜色多样。

  采访中,多位参展企业老总对玻纤行业总体运行走势谈了各自的见解。有的认为,玻纤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近年又新上许多玻纤池窑,需持续加强行业自律。有的观点是,从供给面来看,未来新增产能不多,国内池窑陆续进入冷修期,预计年产能增速约1%~2%,供需平衡态势延续。有的分析,国内风电需求在2014年达到高峰,今年上半年风电需求维持强劲态势,仍呈抢装状态,行业供需格局较好,下半年风电需求将进入理性状态,景气趋稳。全年看,风电需求仍有望有20~25%的增速。有的表示,未来玻纤需求受益于以汽车轻量化为代表的结构性好转,平稳增长可期,预计行业年均增速约5%。
  依据各自的市场研判,每个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布署。

  山东玻纤公司以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玻纤板块,实施产品差异化、技术高端化、运营国际化、资本多元化,形成“技术升级—资源整合—特色产品—规模经营”一体化的产业链升级模式。今年山东玻纤公司在吸收引进国外公司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ECER玻璃配方技术,投产了一条6万吨的生产线,避免同质化产品的生产。与美国原丝公司联合开发了ECR高性能纤维,在玻璃配方、生产线布置、窑炉加热融化,以及生产装备等四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

  九鼎新材近期在山东莘县投资上马了HM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一期投资5.6亿元,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建设年产5万吨高性能池窑拉丝生产线,生产风力发电、交通运输、大型机械、化工防腐、电气绝缘用高模量玻璃纤维。

  邢台金牛玻纤与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合作的年产4万吨Advantex玻璃配方玻纤拉丝生产线7月份点火。该项目由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采用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许可的Advantex无氟无硼玻璃配方、AGM垂直燃烧熔制、HTP高产能漏板等核心技术,均属国际领先水平。受益于新的玻璃配方技术,金牛玻纤产品在耐高温、耐酸性、机械强度、弹性模量等方面的性能将大幅提升,达到风电、环保设施、电气绝缘、轨道交通、汽车产品等更广阔的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

  碳纤市场亟待培育
  当前碳纤维产业发展依旧如火如荼,持续升温。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由于重量轻,刚性好,强度高,热形变小和安全的传热性能,在人造卫星、太空探测器和火箭中都有应用,其优势是重量可减轻高达30%和高的抗腐蚀性。具有高强度和中等模量纱线的T800H和一种韧性环氧树脂已作为一种首要的结构材料,被用于波音777的尾翼和地板横梁上。
  碳纤维材料在运动和休闲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美国杯的赛艇,自行车,滑翔机,滑雪杆和赛跑头盔中都有应用。目前,美国、亚洲国家每年生产3000万根CFRP高尔夫球杆。CFRP鱼杆的发明最初源于“鲫鱼”。鱼杆越长,钓到的鱼越多;鱼杆越轻,使用起来越方便。鱼杆要细且轻,碳纤维是满足这些要求的理想材料。
  在民用工程和建筑领域,建筑结构,如道路、铁路和建筑物必须经常很好地维修和维护。目前CFRP已被广泛用于替代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拉伸材料。从日本1995年地震的经验来看,碳纤维可望作为抗震加强材料应用于高速公路桥铁路桥,隧道和建筑物中,如抗腐蚀的碳纤维被用于水边建筑物的外层。
  工业领域中,CFRP不但重量轻,硬度高,且具有很好的X射线穿透率,可提供高清晰度的影像对比。这些特点使人们得以在准确地诊断的同时,还可减少病人受X射线的辐射量。除了CFRP外,没有其他任何材料能随着季节变化及昼夜更替而产生的直径波动降至最小。
  细数碳纤维大家族,日本的东丽、东邦、三菱丽阳,德国西格里,美国的赫氏、卓尔泰克、福塔菲尔、阿尔笛拉、氰特,都是圈中小有建树的知名企业。
  从展会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峰论坛中获悉,全球碳纤维产能已达12.3万吨,日本、美国、欧洲继续保持碳纤维产能领先,前五大碳纤维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 60%以上,其中日本东丽产能占比18%,2015年日本东丽产能达到4.26万吨;赫氏将投资2.5亿美元在法国建立新的碳纤维工厂;三菱丽阳2016年碳纤维产能提升2.5倍,达到2万吨。到2020年,卓尔泰克大丝束碳纤维产能将从目前的1.3万吨增至2.6万吨。中国、韩国、印度、沙特和俄罗斯等国近几年碳纤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我国有40余家碳纤维企业,2014年碳纤维产能为1.96万吨,实际产量很低,2007~2014年累计产量仅为1.23万吨。虽然发展速度快,但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单线产能规模小,生产成本普遍高于进口碳纤维的销售价格,国产原丝、碳纤维品种规格较小,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差,整体性能与国外产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对碳纤维的应用技术开发滞后,碳纤维生产企业与下游应用脱节,下游市场亟待培育和开拓。
  到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将达到14万吨,体育运动器材应用约占全球碳纤维应用总量的16%,汽车将成为碳纤维应用新的领域,2020年汽车用需求将达到1.69万吨,应用规模将与飞机相当。
通过减轻结构重量,如减轻飞机、车辆,汽车和轮船等的结构重量,来节约能量和改善环境;利用新能源,如风力,海洋能和地热能;采集海底的甲烷氢氧化合物;使用电池、电容器和飞轮储存能量,通过使用燃料电池取得高效的动力,减少环境负载;通过人造卫星和太空站对地球进行观测获取环境数据。目前,这些技术尽管还不成熟,但触手可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碳纤维制造企业,日本东丽卡碳丝是以聚丙烯腈为原料的高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产业、体育、休闲娱乐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东京航空观测站使用亚毫米波在远太空领域获得无数成果,在这个巨大的反射镜中即使用了东丽卡碳纤维。东丽碳纤维已被美国波音公司的中型客机“787”采用。因为碳纤维强度远远高于金属,所以对降低机身压力很有帮助。由于使用树脂,因此湿度也能保持与大气相近的状态。尤其是长距离乘坐时,旅途的疲劳感与使用其他材料时完全不同,而且女性几乎不会发生崩妆的情况。此外,包括F1赛车在内的2000万日元以上的超级跑车也几乎全部采用碳纤维。东丽与经营休闲服饰品牌“优衣库”的迅销公司联手开发了一款发热保暖内衣,冬天的高尔夫球场很冷,以前大家会在冬季放弃这项运动,但现在只要穿上这种发热保暖内衣就不会觉得冷。
  东丽去年收购了美国大型碳纤维厂商卓尔泰克。这是一家生产低价位碳纤维的企业,在风力发电用风车用碳纤维市场拥有50%的份额。东丽希望借这次收购之机,在以前未涉足的领域开拓碳纤维市场。
  东丽卡复合卷材重量轻,硬度高,且惯性小,卷材尺寸减小了,仪器尺寸也相应减小,从而有助于加快生产的速度。东丽卡预浸布、碳布,具有加工性优异、易浸润树脂的特性,除用于土木建筑的加强材料及自行车等体育用途外,作为飞机部件材料正在不断扩大。目前东丽正积极扩大其碳布业务,并在公司的中期经营计划中拟扩大绿色创新业务。
  东丽还将发展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如在医疗设备中使用重量轻、强度高的碳纤维,为医疗工作者减轻负担。去年1月,东丽与NTT公司联合开发出了功能材料“hitoe”,并实现了实用化。只需将这种新材料穿在身上,便能获得心率及心电波形等体征信息。东丽与NTT DoCoMo将联合启动由hitoe制成的体征信息测量用服装及智能手机项目。
  从利润方面来说,航空航天领域的利润率最高,这是因为轻量化方面的附加值最被用户认可。今后东丽会继续向能够获得“轻量化附加值”认可的市场投放碳纤维产品。

  韩国晓星全州公司是近两年杀出的一匹黑马,发展速度很快。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韩国晓星在美洲、欧洲、亚洲等有生产基地,以本土化战略生产,目前公司的产品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轮胎帘布、氨纶纤维、安全带原丝、安全气袋原丝等。公司2013年正式投产碳纤维,年产碳纤维2000吨,原丝4000吨,在韩国国内首次建立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计划2017年碳纤维产量达到5000吨,原丝产量达到1万吨。
  在韩国晓星展位最吸引大家目光的是他们与另外一家公司合作研究的碳纤维无人机。这种无人机采用的是韩国晓星的小丝束碳纤维。虽然目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在市场上销售,但他们十分看中未来无人机市场的巨大潜力。

  总能把握产业变革节奏的中复神鹰,在此届展会上隆重发布了SYT55(相当于东丽的T800S)高强中模碳纤维新品。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也是最主流的碳纤维品种是日本东丽的干喷湿纺T700S、T800S和美国赫氏的IM7(相当于东丽的T800S)。T800S用于波音B777和B787飞机上,每年的用量将超过10000吨;赫氏的IM7用于空客A350飞机及其他高端应用上,每年的用量将超过5000吨,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中复神鹰是继日本东丽和美国赫氏公司后世界上第3家实现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的企业,日本东丽和美国赫氏公司的干喷湿纺碳纤维(T700S、T800S、IM7)以其价格和性能优势,大量应用与波音和空客民用飞机(碳纤维用量均超过机身总重的50%以上)以及其他高端装备上。受限于高端碳纤维的空白现状,我国的国产碳纤维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应用非常有限。
  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SYT55高强中模碳纤维具有中等拉伸模量、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大的断裂伸长率,可满足复合材料结构件轻量化、高刚性等性能要求,在航空上大多应用在大型飞机的主承力结构件,航天领域用压力容器,以及自行车、钓鱼竿、高精密机械臂等对结构件刚性要求较高的民用领域,产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经济性方面,由于干喷湿纺工艺具有纺丝速度方面的优势,SYT55干喷湿纺碳纤维的成本是同规格、同类别湿纺碳纤维的70%,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中复神鹰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已形成年产5000吨碳纤维生产能力,从装备、工艺、产品开发的整套工程化技术,目前已实现批量稳定化生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百吨级T800碳纤维向市场供货的企业。
  与中复神鹰归属于中国复材集团同一业务管理板块的中复碳芯电缆公司,展出了利用碳纤维高强度、耐腐蚀性能开发的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与常规钢芯铝绞线相比,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重量轻,抗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载流量大,线损小,弧垂小。作为一种全新结构的节能型增容导线,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有助于构造安全、环保、高效节约的输电网络,代表了输电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战略导向。此外,公司还展示了GRE、GRP、CFRP,碳纤维、玻纤混杂复合的材料棒材及其它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由于复合材料拉挤制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在石油、化工行业被广泛用于抽油杆、楼梯及扶手、操作平台格栅、排水管、泊位识别标志和海底识别标志、塔器填料支架格栅、滤板支架、电力和气动线路的支架、发电机散热器、油箱等。凭借其优越的电绝缘性能,可用作电杆横担、复合绝缘子子芯棒、绝缘支承构件电缆桥架、天线柱、高压电流操作杆、配电板和配电房等,还可用在建筑领域的屋顶支撑、帐篷杆、高速公路护栏、建筑护栏、墙体加强格栅、墙体固定锚杆等。

  中材科技的碳纤维轻量化大容积管束式运气单元新品荣获本届展会“中国复材展-JEC创新产品奖”。据介绍,该新品具有四大核心技术:高强度轻量化缠绕层设计;缠绕层防疲劳开裂结构;防电化学腐蚀的涂层和绝缘结构;多管组装固定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钢质长管,作为气体储运单元,相同运气量下,重量减轻30%;在相同重量的情况下,运气量增加50%,有效节约运输成本。此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引领了燃气行业的发展。

  首次参展的西克玛公司主打碳纤维织物、3D织物、展开布、Innegra织物、回收再生产品、单向织物、多轴向织物和2D织物等诸多行业领域中的碳纤维织物解决方案,客户包括世界顶级超级跑车制造商、高档休闲品牌,以及大部分全球顶尖航空航天公司。在所有案例中,西克玛公司都通过轻量化强度设计来帮助客户提升产品性能。此次重点展示了西克玛公司生产的碳纤维织物、聚丙烯织物等高性能织物,以及用碳纤维织物等生产的轻量化、高强度复合材料制品。

  广东金发碳纤维公司是著名改性塑料生产企业金发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建成年量200吨的碳纤维生产线,目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年产能已超过1万吨以上。其展位朝向虽偏,但门庭若市,业内人士对其建筑领域用新型碳纤维模板颇感兴趣。

  泰和新材在展会上重点介绍了他们的一种电热耐高温碳纤维纸。与传统造纸技术不同,碳纤维的分散和成形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几乎不能独立成纸,生产工艺更加复杂。目前高性能的碳纤维纸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批量成熟制造,国内基本依靠进口日本东丽公司或加拿大SGL Ballard公司的高性能碳纤维纸,而且进口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碳纤维纸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碳纤维纸通电后,在适当的电阻和电压下,具有优异的发热性能,比传统材料节能15%~30%,而且还有一种其它发热材料所不及的性能,它的远红外电-热辐射转换率大于70%,还放射出5-20μm的远红外线,这是适应人体血液循环,具有保健功能的远红外波。与芳纶纤维所具有的透波性有所不同,碳纤维对电磁波具有屏蔽的性能。因此,碳纤维纸是一种很具有开发价值的片状发热材料。根据碳含量的不同,可作为机电材料、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膜)、高效发热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防静电包装材料以及飞行器结构材料等。目前,该电热耐高温碳纤维纸正处于中试阶段。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php?show=detail&c_id=12&news_id=2007

文章关键词: 中国复材展 新闻稿

上一篇: 欧盟对华玻璃纤维网格织物作出反倾销期中复审终裁
下一篇: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圆满落幕